close

D19

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簡稱為立陶宛,

位於東北歐,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北接拉脫維亞,東南接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接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首都維爾紐斯。它是歐盟、北約、申根公約及多個國際組織的成員。

立陶宛是歷史古國,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昔日曾經與波蘭合邦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後來成為沙俄附庸國並最終遭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吞併,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1990311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再次獨立,直到19919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200451日,立陶宛正式加入歐盟。20151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

立陶宛人屬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於公元前即已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12世紀起受日耳曼人侵略。1240年立陶宛大公國成立。

1370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兩國的結合使國力倍增成為歐洲大國。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締結盧布林聯合正式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對外長期戰爭,加上國內動亂不止,國力迅速衰退,最終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的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自此成為沙俄版圖的一部份。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國佔領。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19182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

1939年德蘇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614日,即德軍進入巴黎的當天,蘇聯稱立陶宛政府「破壞《蘇立互助條約》」,「進行反蘇活動」,要求「馬上逮捕挑釁禍首」,保證蘇軍在立陶宛境內自由通行,在戰略要地駐軍,立陶宛被迫應允,蘇軍遂於15日進駐立陶宛。1941年德蘇戰事爆發,德軍跨出東普魯士,迅速佔領立陶宛。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立陶宛被蘇聯吞併。19903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直到19919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

200451日,立陶宛正式加入歐盟。201511日,立陶宛正式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

2006530日,阿達姆庫斯總統對來自勞動黨的兩名涉嫌腐敗的部長表示不信任,勞動黨因此於531日宣布退出執政聯盟。61日,總理布拉藻斯卡斯向總統遞交辭呈並獲批准。擔任財政部長的巴爾齊蒂斯被阿達姆庫斯任命為代總理。

立陶宛政制為議會內閣制,總統由全民直選產生,任期5,最多可任兩屆。凡年齡在40歲以上,且居住滿3年以上者,均可參選總統。若總統未能履行其職務時,由國會議長代理。

總理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任命。國會稱為塞瑪斯Seimas),141席,任期4年,其中71席由人民選出,70席由政黨得票比率分配。

主要城市:維爾紐斯、考那斯、克萊佩達、首萊、潘涅維日

 

 

 

面積:6.5萬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及特徵: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與下列國家有共同邊界 - 拉脫維亞(610公里)、白俄羅斯(724公里)、波蘭(110公里)、俄國加里寧格勒州(303公里);海岸線長99公里。除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外,尚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東南部的高地。森林覆蓋率為25%;約3000個大小湖泊;最長的河流-尼曼河。

經濟

201511日起,使用歐元。國內有3個自由經濟區:考納斯、克萊佩達和希奧利艾

有歐洲標準的公路網,4個國際機場,不凍港(東波羅的海岸)和該地區第一個衛星通訊系統。

盛產琥珀,有少量的粘土、砂石、石灰、石膏、泥炭、鐵礦石、磷灰石及石油,所需石油和天然氣靠進口。西部沿海地區發現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但儲量尚未探明。

森林面積197.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以上。多野生動物,有60多種哺乳動物、300多種鳥類和50多種魚類。

工業是立陶宛的支柱產業,主要由礦業及採石業、加工製造業以及能源工業3大部門組成。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紡織、化工等為主,機械製造、化工、石油化工、電子工業、金屬加工工業等發展迅速,生產的高精度工具機、儀表、電子計算機等產品行銷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首都維爾紐斯是全國工業中心,全市工業產值占立陶宛工業總產值的2/3以上。

農業以水平較高的畜牧業為主,占農產品產值的90%以上。農作物有亞麻、馬鈴薯、甜菜和各種蔬菜,穀物產量很低。

人口

立陶宛總人口為298.820129月)萬,其中立陶宛族人占84.2%,波蘭族人占6.6%、俄羅斯族人占5.8%、白俄羅斯族占1.2%

主要的宗教為天主教,不過也有少數地區信仰東正教、新教或猶太教。有部分人口是立陶宛韃靼人,是脫脫迷失被帖木兒打敗時,被立陶宛大公收留而形成。有15000人,多是穆斯林。

世界之最

立陶宛曾經是世界上核能發電占全國總發電比例最高的國家。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截至2002年底,立陶宛的核能發電在全國總發電比例中占到了80.1%。不過在20091231最後一個小時前,立陶宛關閉了其最後一座伊格納利納核電站,其境內二個核電站分別於2004年及2009年先後關閉,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完全脫離核電的國家,這是由於立陶宛要加入歐盟條件之一;為此尋找新的替代能源非常重要,立陶宛計畫將興建一座天然氣發電廠,預計在2013年以前完工,不過它還是無法滿足現有用電需求,仍得從俄羅斯、愛沙尼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國家採購能源,彌補用電缺口。

立陶宛目前是全世界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但如果把地區也算進去的話,則自殺率僅次於丹麥所屬的格陵蘭島

 

 

 

希奧利艾(立陶宛語:Šiauliai;德語:Schaulen,施奧倫)

是立陶宛第四大城市,希奧利艾縣首府,也是該國北部的主要城市,人口129,075人。

歷史

1589,希奧利艾獲得馬哥德堡權利。16世紀成為該地區行政中心。不過,在17世紀和18世紀,該市被洪水摧毀,又遭到黑死病的襲擊。

波蘭被瓜分以後,希奧利艾獲得了一個新的市徽。該市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基礎設施也得到迅速改進:在1836-1858年興建了連接里加與Tilsit的道路,1871年修建了從LiepājaRomny的鐵路。希奧利艾作為重要商路的十字路口,開始發展為一個工業城鎮。在1897年,它成為立陶宛的第三大城市,人口大約有16,000人。人口構成也發生變化,在1909年有56.4%的居民是猶太人。希奧利艾以皮革工業著稱,Chaim Frenkel 擁有俄羅斯帝國最大的皮革工廠。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希奧利艾的市中心和大約65%的建築物被燒毀。戰後,立陶宛失去了首都維爾紐斯(劃給波蘭),希奧利艾的重要性有所增加。在克萊佩達歸屬立陶宛之前,希奧利艾是人口規模僅次於考納斯的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在1929年,市中心得到重建,建起了現代化的設施:路燈、公共運輸、電話、供水系統和下水道。

在第一次獨立期間,經歷了困難時期,因為工業城市失去了在俄國的市場。

希奧利艾最著名的名勝是十字架山。

希奧利艾距離維爾紐斯214公里、距離考納斯142公里,距離克萊佩達165公里,距離拉脫維亞首都里加128公里,距離加里寧格勒250公里。希奧利艾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距市區7千米。

十字架山(立陶宛語:Kryžių kalnas

是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奧利艾以北12公里處的一個朝聖地。其確切的起源無人知曉,不過據認為第一批十字架是183111月立陶宛人反俄起義後,放置在從前的一個軍事掩體處。幾個世紀中,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在這裡安置了許多十字架,以及巨大的苦像、立陶宛愛國者的雕塑、聖母雕像以及數以千計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經。目前十字架的數量據估計大約有50,000個。

在幾個世紀的歷史中,這個地方已經成為立陶宛天主教徒以和平方式忍耐所面臨威脅的象徵了。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後,立陶宛被併入俄羅斯帝國。波蘭人和立陶宛人在1831年和1863年兩次反抗俄國的起義,都未能成功。這兩次起義與十字架山的起源有關:由於家人無法找到造反者屍體的位置,他們開始安放象徵性的十字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東歐原有的政治結構土崩瓦解,立陶宛再次宣布獨立。十字架山成為立陶宛人為和平、為國家、為立陶宛獨立戰爭期間失去的親人祈禱的地方。

1944-1990年期間,這個地點又獲得了一層特殊的意義,立陶宛被蘇聯占領後,立陶宛人持續不斷地來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用以證明他們仍然忠於原來的身份、宗教信仰和傳統;成為進行和平抵抗的象徵。儘管蘇聯政府非常辛苦地搬走新的十字架,並至少三次(包括1963年和1973年的兩次嘗試)威嚇用推土機夷平這個地方。甚至有傳言說當局計劃在附近的Kulvė河(Mūša河的支流)上修建一座水壩,這樣十字架山就將淹沒在水底。

 

199397日,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十字架山,宣布這是一個盼望、和平、愛與犧牲的地方。2000年,附近創建了一座方濟各會修道院,修道院內部裝飾有表現聖方濟各在拉維納山(La Verna)身體上出現聖痕的繪畫。這座山仍然無人管理,因此人們可以隨意在認為合適的地點自由地安放十字架。一塊石碑上刻著教宗的講話:「感謝你們,立陶宛人,因為這座十字架山向歐洲國家和全世界見證了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開運天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